近日,联考知本家接到很多家长来函来电,其中一部分家长都有询问到“面对越来越多元的大学入学管道,究竟哪一种方式才更宽松,性价比才最高呢”?为了客观回答这个问题,联考知本家特制“2017年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高教对比表”,以数据向各位考生和家长展示竞争人数、录取率等重要指标。
在展示过程中,知本家力求数据准确,但或因数据滞后、或因评价衡量标准有异,舛误难免,在此恳请方家指正。
2017年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高教对比表
序号 | 考试性质 | 区域 | 考试人数 | 本科计划招生人数 | 录取率(拟) |
1 | 中国大陆普通高考 | 河南 | 86.3万人 | 22.7万 | 26.3% |
2 | 广东 | 75.7万人 | 25.2万 | 33.3% |
3 | 山东 | 58.3万人 | 21.6万 | 37.0% |
4 | 江苏 | 33.0万人 | 19.5万 | 59.1% |
5 | 浙江 | 29.1万人 | 12.6万 | 43.3% |
6 | 福建 | 18.8万人 | 8.35万 | 44.4% |
7 | 北京 | 6.0万人 | 4.2万 | 70.0% |
8 | 上海 | 5.1万人 | 11.4万 | 223.6%① |
9 | 香港DSE中学文凭考试 | 香港 | 61669人 | 26648人② | 43.2% |
10 | 台湾大学学科能力测验 | 台湾 | 128760人③ | 110053④ | 85.5% |
32190 获申请大陆大学资格者 | 25% |
11 | 华侨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 | 大陆/内地 | 5000人 | 未进行(无计划⑤) | 66.0%⑥ |
备注:
①此“考试人数”指上海在地考生人数,“本科计划招生人数”指面向全国招生人数,“录取率(拟)”数值为223.6%,省外溢招,与上述其他省(市)之内涵不同。
②在此指符合[3322]之考生数;
③含设立在大陆的三所台商子女学校之考生数;
④仅统计学士班核定名额;
⑤官方对录取人数不设定计划,达标即可获录;
⑥含预科录取人数,且参照历年平均录取率水平。
资料来源:新浪教育网;香港考评局;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;联合招生办公室、环球网-台海频道。
制表:联考知本家
制表:联考知本家
综上可见:
一、中国大陆普通高考、香港DSE文凭试、台湾学测和华侨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都是与国家或地区实况、考生实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入学模式,并行不悖,无谓优劣,考生宜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、身份和学业背景选择最容易“拿分”的途径,才是最优选择。
二、有些考生面对多元选择,颇有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之意,但小编还是建议各位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抓住一类考试,精耕细作,而不是三心二意,两头抓两头空——对成年人而言,同时学习两套或几套知识体系尚显困难,何况对一个孩子呢——有些考生参加完台湾学测,又紧急换轨学习华侨港澳台联考知识,最终导致两种考试都名落孙山的例子已不罕见。
三、就台生而言,如果想以学测成绩申读大陆名校切记好高骛远,一方面大陆名校的申读级分往往非常之高,如:复旦大学的申请门槛为69/75级分,上海交通大学在67/75才有面试机会,而对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,非破7不能录(2016年北大70/75,清大71/75);另一方面,以“学测成绩进入大陆名校的考生夭折率也非常高,十之有七八,水土不服和知识衔接往往是硬伤”(注:浙江大学招办老师语)。所以名校未必是最好的选择,适合的大学才是最终的幸福。
如果同学恰好是华侨或港澳台籍学生,并且有在大陆/内地的学业背景,联考知本家力荐参加华侨港澳台联招考试,是试虽属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小众考试,但也尽得考纲稳定、考点明确、试卷结构单一、录取率高及竞争宽松之便,同时进入大学后,考生普遍在人际关系、授课方式、知识体系、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。